带兵的人
某团四连连续二年被上级评为四好连队。一天,从新兵连调来一名新战士,叫区小龙。他怕苦怕累,爱慕虚荣,军事技术也不过硬。将他分配到哪个排呢?连长想,二排长金大洪有严重的“保四好”思想,总怕连队保不住红旗,对荣誉有着不正确的看法,又对区小龙的到来有抵触情绪。五班长牛福山性情急躁,工作方法简单生硬。于是连长就决定把区小龙分配到二排五班,既要带好小龙,又借此机会对金大洪和牛福山进行一次思想教育。一次紧急集合,小龙拖泥带水影响四连最后到达。于是,“流动红旗”被其他连队夺走了。在回来的路上,连长林志勇增加了爬山科目,小龙牢骚满腹,回营后就给连长贴了张大字报,说他“军阀残余,简单粗暴”。牛福山一看,气得把大字报撕了下来。连长觉得随便撕大字报不妥,让牛福山检讨。二排长金大洪虽然不同意撕大字报,但对连长增加科目的做法也有意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星期天,牛福山去帮助区小龙,可话不投机,两人又吵起来了,并把小龙的笛子踩扁。连长买了支新笛子,让牛福山送去赔小龙,向小龙道歉。为了做好小龙和牛福山的思想工作,加强他们之间的团结,连长把小龙和牛福山找来组成小乐队,但他们怎么也合不到一起,闹得不欢而散。问题在什么地方?小龙出身贫苦,可为什么怕苦累,自由散漫,情绪不高?为摸清情况,连长搬到五班去住。一次,连长偶然见到小龙的枕边有一个干粮袋,上边写着“坚决革命到底”六个大字。这正是连长的干粮袋,怎么到了小龙的手里。原来十几年前,在解放广州时,一群匪兵在小龙家行凶抢劫,其中一个匪兵恶狠狠地举起刺刀对准小龙就要刺。在这瞬间,一声枪响,匪兵应声而倒。随之林志勇跟匪兵厮杀起来。他刺杀了几个敌人,但自己却身负重伤。林志勇在被抬走时,把粮袋留给了一贫如洗的小龙一家。后来,小龙参军临走时,母亲让他把粮袋带在身旁,要他不忘共产党的恩情,坚决革命到底。连长林志勇这时才知道区小龙就是当年自己救的那个小孩。但林连长没有告诉小龙是自己救了他,而是用解放前的血泪史启发和教育小龙。不久,小龙的姐姐小珠随文工团来到连队演出,在连指导员的建议下,为了帮助小龙并教育全连战士,让小珠用干粮袋的故事编了一段演唱词,唱给全连听。小龙听了悔恨万分,感到对不起救自己的解放军。从此以后,小龙在连长的言传身教的帮助下,觉悟提高了,主动写了大字报进行检讨。
爱去情来
于小欣是一个单亲妈妈。或许是自己多年养成的习惯使然,小欣的生活过于追求完美,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教育自己快上小学的女儿婷婷,于小欣都坚持尽善尽美。和于小欣有着相似处境的安有为是一名从香港来北京寻求发展的演员。不同的是,安有为是一个单亲爸爸。儿子小锋判给前妻抚养后,置身演艺圈的安有为觉得单身的味道其实不错,要不是珍妮的骚扰,安有为的生活可以说是悠哉游哉。婷婷所在的幼儿园组织春游那天,正好赶上安有为的前妻要跟未婚夫去拍婚纱照。当安有为把儿子送到幼儿园时,幼儿园已提前出发。同样没有赶上旅游车的,还有于小欣和女儿婷婷。从这一刻开始,两个单亲家庭为在工作之余照看孩子这事,凑到了一块。而打车追赶幼儿园的旅游车时,小锋和婷婷在车上“炫耀”中交换了安有为和于小欣一模一样的手机,更是让两个年轻的单亲父母结下了不解之缘。旅游车没有追上,于小欣还得忙着为国画大师朱劲松一幅标价六十五万的《双猫戏春图》和客户洽谈,而安有为因为剧组的临时变动,原计划下午开拍的镜头提前到上午。从出租车下来分手后,于小欣带女儿回到公司,却不想让婷婷无意间在《双猫戏春图》上留下一个手印;跟着爸爸来到片场的小锋因为心疼爸爸,搅乱了正常地拍摄。于小欣决定把婷婷先送到幼儿园,在门口,看到安有为也准备把儿子先“寄存”在这里。于小欣为了修补被女儿弄坏的国画,壮着胆子去找朱劲松老师,安有为为接下剧组男一号被经纪人拉着去见投资人赵太太。两个孩子不愿意呆在幼儿园。没办法,于小欣只好拨通安有为的电话,让他负责照看孩子,把婷婷和小锋带出来后,安有为带着他们去见心存暧昧的赵太太。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但通过电话传到于小欣耳朵里的安有为对孩子的关心,让于小欣觉得安有为开始走进了自己的心里。于小欣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双猫戏春图》带来的麻烦,安有为在将小锋托付于小欣照看后,顺利完成了计划的拍摄任务。一天的麻烦不断被解决后,于小欣和安有为带着孩子组成一个临时家庭,出现在幼儿园的联欢晚会上。夜阑人静时,各自回到家里的于小欣和安有为同时回想起白天刚刚过去的一幕。难以成眠时,安有为带小锋外出买夜宵,不想和同样不能成眠的于小欣不期而遇,心有灵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