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清朝末年,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疯狂镇压革命。他们押解革命党人游街示众,企图杀一儆百。坐落在小镇临街的华老栓茶馆的门前,一群清朝的遗老遗少们,看着没留辫子的囚犯,齐声斥责这些’孙中山的同伙’是’奸党逆贼’。革命者夏瑜听了他们的一派胡言,无比愤慨。教书先生夏瑜家中只有寡母夏四奶奶,他们子孝母贤,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天夜里,夏瑜忍痛离开年迈的老母,来到一座桥下刺杀了路过这里的满清巡抚。事后,夏瑜的亲伯父夏三爷竟告发了他,致使他被捕入狱。华老栓与老伴华大妈,靠经营小茶馆度日。他们年过半百,只有一个儿子华小栓。小栓聪明伶俐,虽然年纪轻,却患有肺痨病。老栓夫妇不停地给他调治,但始终不见效果。这天清晨,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相继来到茶馆,要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老栓告诉他们,已托驼背五少爷和康大叔办理。夏瑜在狱中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他坚贞不屈,挥笔写下了豪壮诗句。夏四奶奶不相信儿子会’犯上作乱’,她求夏三爷出面话动搭救夏瑜,不料,夏三爷却申斥她家教不严,败坏了夏家门风。夏四奶奶呼告无门,只能在梦中与儿子相见。华老栓夫妇又当又借,好容易凑了5块银元。一个漆黑的凌晨,华老栓提灯来到古轩亭口,躲在角落里,等待着从康大叔手里取人血馒头。一队清兵押着夏瑜走来。夏瑜虽身带枷锁,却泰然自若。刽子手康大叔持刀走来,一道寒光伴随着阴霾天空中的闪电雷鸣,夏瑜英勇就义。华老栓用5块银元换回蘸了夏瑜鲜血的馒头,满以为这味药能治好小栓的病,不料,小栓吃后却无济于事,不久病亡。清明节,凄清的坟地里,华大妈和夏四奶奶分别给儿子上坟。夏瑜的坟头上放着一个花环,夏四奶奶望着它惶惑不解。那花环上红白的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虽不甚精神,倒也整齐。
西瓜是圆的
刘大志的小名叫山娃,是大山里一所普通山村小学学生。虽然地处深山,但这里的人们因为常年外出务工,所以并没有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贫困落后,但尽管如此,村里的人们从来没见过西瓜,更别提吃西瓜,知道西瓜什么味儿。春节将至,山娃在外打工的爸爸来信说,回来时给他带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山娃高兴地将爸爸要给自己带回一个“又圆又大的西瓜”这件事写进了作文,却没想到因为山娃爸在村里出了名的“瞎扯蛋”,而引来同学们的嘲笑。西瓜怎么能是圆的呢?西瓜应该是方的!为了证明西瓜是圆的,倔强的山娃扛着锄头来到山梁上,挖出自己埋藏的小储蓄罐,拿着钱和同村伙伴小芹相约进城。约好的事因为山娃睡过了头而没赶上火车,倔强的山娃就沿着铁轨一路来到城里。可对西瓜的印象只有“绿油油和又大又圆”的山娃,错把绿油油的柚子当成了西瓜,掏钱买下准备回家。当山娃在火车站意外得知自己怀里抱着的并不是西瓜,而是釉子时,山娃非常失望,也非常难过。但山娃倔强的个性让他带着坚定的信心,发誓要找到“又圆又大的西瓜”不可。日落黄昏,山娃终于找到城里的水果批发市场,由于冬季缺货,市场暂时没有西瓜出售。好在市场上的人说,“过几天会有西瓜运来”。果然不出几日,西瓜真的运来了,可此时的山娃出来时带的那几个钱已经所剩不多。无奈之下,山娃想到了打工,但因为年龄不满十六岁,山娃被视为“童工”被老板拒绝。此时,市场上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因为喜欢山娃,给山娃送来了一个西瓜。带着清洁工赠送的西瓜,山娃准备回家。但火车上一段小插曲让山娃不得不再次将西瓜抱回水果市场,退给了好心的清洁工。当山娃用帮市场门口卖报纸的老人卖报纸挣到属于自己的劳动所得时,西瓜摊主将最后一个西瓜已经卖给了此前刁难过山娃的一个人。为了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又圆又大的西瓜”,山娃在刁难他的人面前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胜利。山娃抱着西瓜凯旋而归,等待他的却是一顿暴打。原来山娃出门时并没有给家里说,这一走就是好几天,家里可是着急上火。在父亲的责打声中,山娃因为证明了“西瓜是圆的”而受到小伴们的尊敬,淌满泪水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