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清朝末年,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疯狂镇压革命。他们押解革命党人游街示众,企图杀一儆百。坐落在小镇临街的华老栓茶馆的门前,一群清朝的遗老遗少们,看着没留辫子的囚犯,齐声斥责这些’孙中山的同伙’是’奸党逆贼’。革命者夏瑜听了他们的一派胡言,无比愤慨。教书先生夏瑜家中只有寡母夏四奶奶,他们子孝母贤,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天夜里,夏瑜忍痛离开年迈的老母,来到一座桥下刺杀了路过这里的满清巡抚。事后,夏瑜的亲伯父夏三爷竟告发了他,致使他被捕入狱。华老栓与老伴华大妈,靠经营小茶馆度日。他们年过半百,只有一个儿子华小栓。小栓聪明伶俐,虽然年纪轻,却患有肺痨病。老栓夫妇不停地给他调治,但始终不见效果。这天清晨,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相继来到茶馆,要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老栓告诉他们,已托驼背五少爷和康大叔办理。夏瑜在狱中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他坚贞不屈,挥笔写下了豪壮诗句。夏四奶奶不相信儿子会’犯上作乱’,她求夏三爷出面话动搭救夏瑜,不料,夏三爷却申斥她家教不严,败坏了夏家门风。夏四奶奶呼告无门,只能在梦中与儿子相见。华老栓夫妇又当又借,好容易凑了5块银元。一个漆黑的凌晨,华老栓提灯来到古轩亭口,躲在角落里,等待着从康大叔手里取人血馒头。一队清兵押着夏瑜走来。夏瑜虽身带枷锁,却泰然自若。刽子手康大叔持刀走来,一道寒光伴随着阴霾天空中的闪电雷鸣,夏瑜英勇就义。华老栓用5块银元换回蘸了夏瑜鲜血的馒头,满以为这味药能治好小栓的病,不料,小栓吃后却无济于事,不久病亡。清明节,凄清的坟地里,华大妈和夏四奶奶分别给儿子上坟。夏瑜的坟头上放着一个花环,夏四奶奶望着它惶惑不解。那花环上红白的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虽不甚精神,倒也整齐。
西瓜是圆的
刘大志的小名叫山娃,是大山里一所普通山村小学学生。虽然地处深山,但这里的人们因为常年外出务工,所以并没有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贫困落后,但尽管如此,村里的人们从来没见过西瓜,更别提吃西瓜,知道西瓜什么味儿。春节将至,山娃在外打工的爸爸来信说,回来时给他带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山娃高兴地将爸爸要给自己带回一个“又圆又大的西瓜”这件事写进了作文,却没想到因为山娃爸在村里出了名的“瞎扯蛋”,而引来同学们的嘲笑。西瓜怎么能是圆的呢?西瓜应该是方的!为了证明西瓜是圆的,倔强的山娃扛着锄头来到山梁上,挖出自己埋藏的小储蓄罐,拿着钱和同村伙伴小芹相约进城。约好的事因为山娃睡过了头而没赶上火车,倔强的山娃就沿着铁轨一路来到城里。可对西瓜的印象只有“绿油油和又大又圆”的山娃,错把绿油油的柚子当成了西瓜,掏钱买下准备回家。当山娃在火车站意外得知自己怀里抱着的并不是西瓜,而是釉子时,山娃非常失望,也非常难过。但山娃倔强的个性让他带着坚定的信心,发誓要找到“又圆又大的西瓜”不可。日落黄昏,山娃终于找到城里的水果批发市场,由于冬季缺货,市场暂时没有西瓜出售。好在市场上的人说,“过几天会有西瓜运来”。果然不出几日,西瓜真的运来了,可此时的山娃出来时带的那几个钱已经所剩不多。无奈之下,山娃想到了打工,但因为年龄不满十六岁,山娃被视为“童工”被老板拒绝。此时,市场上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因为喜欢山娃,给山娃送来了一个西瓜。带着清洁工赠送的西瓜,山娃准备回家。但火车上一段小插曲让山娃不得不再次将西瓜抱回水果市场,退给了好心的清洁工。当山娃用帮市场门口卖报纸的老人卖报纸挣到属于自己的劳动所得时,西瓜摊主将最后一个西瓜已经卖给了此前刁难过山娃的一个人。为了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又圆又大的西瓜”,山娃在刁难他的人面前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胜利。山娃抱着西瓜凯旋而归,等待他的却是一顿暴打。原来山娃出门时并没有给家里说,这一走就是好几天,家里可是着急上火。在父亲的责打声中,山娃因为证明了“西瓜是圆的”而受到小伴们的尊敬,淌满泪水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斯琴杭茹
故事的主人公斯琴杭茹是成吉思汗第三十二代嫡孙,上世纪三十年代她出生在鄂尔多斯西王府。按照传统习俗,斯琴杭茹虽然贵为公主,却不能和男孩子们一起读书。聪颖的斯琴杭茹总是躲在书房偷听先生讲课,和王府佣人的孩子孟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的鄂尔多斯草原风云变幻,时世动荡。一天,土匪突然袭击王府,并杀害了斯琴杭茹的父亲。由于家道中落,孟克也和母亲离开了王府。时间匆匆流逝,斯琴杭茹出落成了美丽的少女,她与出家当了喇嘛的孟克偶然相逢,两人一见倾心。为了爱情,孟克离开寺院,还俗回家,时值战争期间,入侵者为达到征服蒙古民族的目的,企图把成吉思汗陵控制在自己手中。为保卫圣主的陵寝,孟克和斯琴杭茹依依惜别,护卫成吉思汗陵西迁。不久,斯琴杭茹送给孟克的骏马回来了,马背上系着一件衬衣,上面用鲜血写着这样的诗句“没有月亮的晚上,用心灵来照亮;没有笔墨的地方,用鲜血来传情……”孟克再也不能回到斯琴杭茹的身边。在叔父的操持下,心如止水的斯琴杭茹嫁给了年长的宝日沁。因为斯琴杭茹的特殊身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她被批斗和劳动改造。在被迫开垦埋葬她父亲及祖辈们的翁根高地时,坚强的斯琴杭茹崩溃了,她疯了。在丈夫和孩子亲情的温暖下,在一个雪后的冬天,斯琴杭茹醒了过来。二零零八年,成吉思汗陵盛大的祭典活动。八十五岁的斯琴杭茹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这位饱经沧桑的蒙古女人,依旧笑容灿烂。
将军的抉择
1947年,抗日的战火刚熄,国民党反动派一手点燃的内战烽烟就已遍及全国了。刚刚想喘一口气的人民,又陷入了深重的灾难之中。在炮火连天的山东战场上,一座蒋军高级地下指挥所里,临河战区司令官吴非中将正在向南京发电求救,但终于全军覆没。南京。蒋介石刚刚主持了吴非的追悼会。突然,吴非奇迹般地生还了。原来,吴非是一位爱国将领,他经过多年来的观察思考,逐渐认清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腐败,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于是,他投向了革命。在临河战役中,他秘密配合我军,全歼守敌,为解放临河立了大功。之后,他又肩负我党给予他的使命,重新潜回南京。但蒋介石对他的归来已大起疑心,当即令毛人凤对他进行审查。高级特务何立祥奉命专门负责调查吴非。他威逼利诱吴非女儿玉珍的男朋友余茂文,使之叛变投敌,并派余到吴家,成了坐探。这时,吴非的儿子少壮派军官玉剑,从临河战场上死里逃生回到家里,激起了更大的风波。他从战场上带回的莫之元师长的图囊中,有一卷保密局驻临河无线电监测站记录密码电讯的录音带和译文,记录的是吴非通知陈毅迅速合围的密电。他认为父亲战场通敌,罪莫大焉,因此心中非常痛苦,充满矛盾。将军的副官,地下党员鲁平立刻把这些情况向南京地下党负责人沈衍作了汇报,党决定安排吴非撤离。玉珍是个进步学生,对爸爸打内战非常厌恶,她得知爸爸投了共产党后,欣喜若狂。这情绪引起了余茂文的怀疑,在他的追问下,缺乏斗争经验的玉珍,透露了哥哥带回录音带的秘密,并差点说出内容。余茂文立刻密报保密局。蒋介石得到报告后立即令毛人凤把录音带搞到手。元宵节,吴非晚上就要撤离,突然玉剑要求与爸爸谈话。于是,父子之间展开一场激烈的争论。儿子要去告发父亲。为了继续走光明的革命道路,为了人民的利益,吴非作出了痛苦而坚定的抉择。他大义灭亲,终于忍痛将玉剑击毙。余茂文趁乱窃走了录音带,早已等在门外的何立祥接过录音带后枪杀了余茂文灭口。此时,吴非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可出乎意料的是蒋介石不但没有杀他还任命他为兵团副司令。原来录音带早已被鲁平换成了吴非命令部队死战报效党国的内容。在鲁平的陪同下,吴非迎着朝阳,踏上了新的征程。
*
*